中新网西宁12月6日电 (记者 孙睿)记者6日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,青海省“天空地一体”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,为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提供有力生态监测技术支撑。
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,平均海拔4058米,作为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的发源地,青海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源头活水。青海省南部是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发源地,北部横亘青、甘两省“生命之源”祁连山,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,西部是中国“聚宝盆”柴达木盆地。青海是中国“生态高地”,被誉为“中华水塔”。
图为俯瞰青海湖。(资料图) 赵海梅 摄
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副处长罗淑英介绍,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“耳目”、环境预警的“哨兵”,既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,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。青海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要求,加快构建“天空地一体”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,形成了包括环境空气质量、地表水环境质量、地下水环境质量、土壤环境质量、声环境质量、辐射环境质量、农村环境质量、污染源监测及生态环境状况遥感监测等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,为科学有效系统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,取得积极成效。
依托三江源、青海湖、祁连山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,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会同青海省自然资源厅、水利、农业农村、林草、气象等部门,在重点区域建成22个综合站点和1454个基础站点构成的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监测网络。在生态监测工作中建立了良好的联动、协作工作机制。通过充分发挥多部门多要素专业监测优势,生态监测综合能力显著增强。
青海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完善,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由49个增加到72个,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由76个增加到99个,增设地下水监测点27个,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也全面启动。同时加强咸水湖、盐湖水体监测能力建设,研究制定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,有效提升咸水湖、盐湖环境监测能力。建成青海省生态环境重点区域遥感监管平台,拓展了对青海省自然保护区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、重要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人类活动遥感监测,实现全省生态环境质量、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。
此外,建成“远距离、大范围、全方位”精确观测的“青海生态之窗”涵盖青海省五大“生态板块”,实现对重要湖库、冰川雪山、草原湿地、河流湖泊和珍稀野生动物的实时观测。“青海生态之窗”观测点位由原来的6个扩建到76个,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青海省“天空地一体”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,辅助支撑自然保护区监管和物种多样性监测,服务重点生态功能区监管、重大生态工程评估和生态变化动态监测。
罗淑英表示,通过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站网体系建设,青海省“天空地一体”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,为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提供有力生态监测技术支撑。(完)
中新网12月6日电(管娜 孟湘君)近日,驻日美军一架“鱼鹰”运输机在日本海域坠毁,美方称机上8人全部死亡。日方要求美军暂时停飞同型号运输机,但遭到无视。美军一向自诩维护地区和平稳定,却在“治外法权”荫庇下肆意妄为。
资料图: 2017年4月27日,一名男子骑着自行车经过驻日美军横田空军基地的大门。
日本政府多次表示,已要求美方彻查事故原因,并在确认安全性前停止“鱼鹰”飞机在日飞行。但五角大楼表示,“没有收到任何官方要求停飞的请求”,部署在日本境内的“鱼鹰”将继续飞行。
更为讽刺的是,在冲绳县通过外交机构要求美方停飞约一个半小时后,就有一架“鱼鹰”运输机起飞,之后更是有多架次运输机实施起降。日方的合理诉求遭到美方轻视。
美方声称,美军驻扎在日本是为了提供安全保障,但有日本政界人士指出,驻日美军基地才是真正的安全隐患。号称是在保护盟友安全的美国,实际上成为盟友最大的不安全源。
对当地民众来说,一些驻日美军的行为,犹如驱赶不走的梦魇。多年来,从盗窃、醉驾到强奸和谋杀,从噪声污染到化学污染,美军基地周边民众可谓深受其扰,苦不堪言。
根据冲绳县政府统计,截至2020年底,驻日美军在冲绳发生的刑事犯罪累计超过6000起、飞行事故超过800起。
除犯罪事件外,美军还给冲绳县当地造成了严重的飞机噪音及环境污染问题。调查显示,驻日美军2022年在该县的北部训练场制造超过7500起噪音事件,比前一年增加1200多起。
此外,冲绳县一市民团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约40%居住在美军冲绳基地周边的居民血检结果异常。县政府高度怀疑污染物来自美军基地,已要求民众不要饮用相关地点的地下水。
美国号称是日本的“亲密盟友”,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,其根本不会在意有关国家民众的诉求与不满,而是固守霸权、肆意横行,“美国优先”的本性暴露无遗。
事实上,美国的所谓“安全保证”早已褪色,其不仅透支了自身信誉,驻日美军更成为对当地来说最危险的存在之一。只有拿出认真负责任的态度,重视民众关切,承担应尽责任,带给地区的才能是和平与安宁。(完)